江雯, 朱冬梅, 严海辉
PDF
(
)
可视化
 
收藏
目的: 奖惩是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。研究旨在探讨奖惩在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ADHD)儿童注意品质问题中的作用。
方法: 研究选取ADHD儿童32名,对照组儿童33名。采用视听跨通道oddball范式,考察奖惩对ADHD儿童过滤新异刺激的影响。
结果: 儿童类型的主效应显著(F(1,63)=14.522,p=0.001,ηp2=0.187),相比于正常儿童,ADHD儿童的反应时更短,对奖惩更为敏感;奖惩和新异分心刺激的交互效应显著(F(1,63)=10.285,p=0.002,ηp2=0.140),对新刺激分心时,奖励更有助于儿童的表现,而在标准刺激分心时,惩罚更有助于儿童的表现;儿童类型与时间间隔交互效应显著(F(1,63)=5.458,p=0.023),ADHD儿童早期对奖惩反馈的选择性注意相对完整,正确率高于后期反馈;奖惩与时间间隔、儿童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(F(1,63)=5.760,p=0.019),在反应早期及时呈现奖赏刺激,奖励对ADHD儿童的强化作用高于正常儿童。
结论: 奖惩可以调节分心刺激对于ADHD儿童的认知加工。且相比于惩罚,奖赏能更好地引导ADHD儿童将注意从新异分心刺激转移到目标刺激。新异分心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恰当时,奖赏能够唤起ADHD儿童完成目标任务的认知状态,提高反应准确性。